“是時候扣動扳機了。”
經過幾個月的談判、排列資源和優先事項後,我們終於到了需要重建整個系統的地步。
“從內到外,是時候進入新時代了。”
作為公司的產品/使用者體驗團隊,我們的任務是領導該項目,進行從想法到產品的端到端交付。
儘管這是我們遇到過的最艱難的挑戰之一,但我們最終仍然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就:
- 5 個不同介面的要求(iOS x1、Android x1、Web x 3 和 API x 1)
- 建立了有效的產品開發流程
- 建立內部知識庫
- 大大提高了團隊之間的溝通品質
- 大大減少了入職時間
- 消除了因係統設計缺陷而產生的錯誤和錯誤
因此,我們想分享我們所做的事情,以及我們在為新的可擴展產品建立十四個文件的整個過程中學到的東西。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團隊將這些工件/文件視為任何公司知識庫應具備的最基本的基石,使它們能夠快速、準確地成長。
產品文檔範本列表
- 品牌基礎(品牌指南+品牌資訊)
- 使用者角色(toC和toB,分為toB買家和toB用戶)
- 行業知識和術語
- 設計體系
- 小樣
- 公司路線圖
- 產品積壓
- 互動式原型
- 業務需求
- 功能要求
- 雲端基礎設施文檔
- 微服務架構
- API文件
- 資料庫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關幫助我們完成專案的工具、參考資料和應用程式的信息,請不要擔心,我們會為您提供幫助。我們在本文末尾添加了連結。
項目怎麼樣
早在 2014 年,BloomMe 由充滿熱情的連續創業家 Iella Koblenz 創立,其使命是透過為水療中心和沙龍提供一站式資源管理系統,讓美容業務的運作變得簡單。
該業務與其他競爭對手的區別在於,我們還透過行動應用程式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預訂體驗,推動從線上到線下的購買。

簡單來說,我們就是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中間人,典型的B2B2C與O2O客戶旅程結合的商業模式。
儘管這種商業模式並不像把汽車送上月球那麼複雜,但作為中間人的繼承問題以及作為一個沒有任何框架的新創公司的自舉,進一步增加了重建整個系統的難度。
我們面臨的挑戰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挑戰,BloomMe 作為一個自力更生的新創公司也不例外。當我們開始這個專案時,我們認為這也是解決一些問題的好機會。例如:
- 通訊品質— 團隊花更多時間尋找資訊而不是專注於交付。團隊成員之間的資訊和知識差異意味著他們嚴重依賴團隊領導進行更新
- 有效的決策- 缺乏有用的見解和現成的資訊使得有效率地做出有效的決策變得極其困難
- 洞察力/知識保存— 未合併的資訊不是知識,它只是噪音。由於缺乏文件工作和完善的系統,人員流動後還面臨知識形式的人力資本不斷損失的問題
- 沒有文件的引導遺留系統- 沒有文件的繼承遺留系統,嚴重依賴記憶回憶和任務單上的評論,優先考慮短期速度而不是長期可擴展性
界定問題
從經驗來看,大多數新創公司未能擴大規模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缺乏等待投資的冒險投資者,而是找到了對客戶有幫助並帶來真正影響的正確焦點。
資金 = 影響深度 x 緊迫性 x 規模寬度
特別是當我們處於無程式碼互動原型工具時代時,我們不再需要等待一年才能建立某些東西,這一切都與早期驗證有關。
“如果我有一個小時來解決一個問題,我會花 55 分鐘思考問題,再花 5 分鐘思考解決方案。” - 艾爾伯特愛因斯坦

在設計/使用者體驗/發現框架中,設計發現矩陣 丹·布朗 從他的書中 實用設計發現 最適合我們的項目。強烈推薦給想要完善使用者體驗發現過程的人。
原因是矩陣讓我們在檢查清單中的項目時有一種進步感。此外,它還為我們提供了堅實的指導,將我們收集的資訊組織成精煉的知識。
研究
試著想像自己是個小孩子,陷入無盡的抱怨之中,抱怨自己是個糟糕的伴侶,要嘛麻木不仁,要嘛無法解決任何實際問題。
這就是B2B2C的現實。
棘手的是中間人需要找到一個讓雙方都滿意的中間立場。更不用說,B2B 市場中不同使用者角色(使用者、買家、執行者)之間的需求、願望和痛苦使問題更加複雜。
為了避免在進行研究時出現任何上下文偏差,我們將研究分解為一個二乘二的矩陣,在進行研究之前清楚地定義了我們團隊的重點。這不僅為我們的研究奠定了基礎,也有助於我們的團隊更好地理解受訪者。

以下是我們從研究中了解到的每個市場的獨特特徵。
企業對企業
- 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業務高度受到適用問題的驅動,客戶認真考慮成本效益之間的權衡。
- 更換週期較長:變化很容易引起蝴蝶效應,因為大多數企業並非只是獨立運作。上游和下游始終被考慮在內。
- 厭惡風險:整體探索較少,不歡迎改變。
企業對消費者
- 興奮驅動:消費者崇尚個人化,同時歡迎驚喜,總是在尋找新的刺激,就像擺脫日常無聊一樣。
- 自我反思相關:尤其是美容業,顧客的願望很有可能源自於個人價值。
- 更換週期短:產品的壽命較短,大多數需求是由趨勢和曝光所驅動的。
- 喜歡冒險:消費者比企業更健忘、更寬容,由於風險較小,因此更難贏得信任。
領域研究
當理解某個主題時,諸如一對一訪問之類的定性研究非常棒,而定量研究最適合驗證假設。




在花費數小時採訪不同的商家後,所有這些資訊都被組織起來形成以下工件:
- 知識庫
- 詞彙表
- 使用者旅程和角色
- 用於資料庫方案定義的資料庫
- 實體關係圖
- 資料庫方案
這不僅可以讓其他團隊更好地理解主題,以便做出更好的決策,而且在出現衝突或困惑時,它可以作為唯一的事實來源。
市場研究

當時間至關重要,並且您對已知的知識充滿信心時,有時只進行定量或定性研究就可以了。
就我們而言,由於我們面向客戶的應用程式已經運行了幾年,並且積累了足夠的定性回饋,因此我們有信心只依賴我們的專案追蹤數據。
我們直接從追蹤堆疊中檢索資料並將其整合為分析見解。在這一點上,定量數據比定性數據更有助於驗證我們的設計假設。
審計
我們都感到有必要放棄它並通過提出新的閃亮想法來重新開始,因為很難破譯我們從以前的團隊繼承的“謎題”。然而,該系統的長期存在證明它是正確的,我們不應該簡單地忽視它。
成功的產品通常有一個共同點,即它們找到了交付優質產品的金三角之間的平衡:增值、用戶體驗和執行。因此,我們看了一下正在建造的東西。
- 業務審核— 了解業務的現狀,並找到改進的空間
- 設計審核— 了解如何使用設計更有效地為客戶提供價值,以及如何透過使用設計系統有效地擴展規模
- 技術審核— 了解限制在哪裡,以及如何提高系統的有效性和效率



最後…
儘管由於在COVID-19的影響下業務停止運營而終止了開發,但工作本身仍然值得慶祝。
以下是我們在過程中學到的一些東西,我們希望我們學到的經驗教訓將幫助您建立有用的產品。
- 首先確定您的可交付成果— 向後工作以避免範圍蔓延
- 透明度為王— 大多數衝突都源自於溝通不良,讓每個人都達成共識會讓事情變得容易得多
- 收集、整合並保持井井有條— 無組織的資訊是無用的,有組織的知識可以產生有用的見解
- 聽著,先別開槍— 永遠從傾聽客戶的意見開始,不要做任何假設
- 可以說不——你不可能贏得所有的戰鬥,選擇那些值得戰鬥的東西並堅持下去
誰讓這一切發生?
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團隊,這個專案將是一場災難:一個充滿才華的團隊,充滿活力,我們在享受樂趣的同時互相補充。
- Mandy Chan(首席 UX/UI 設計師)—領英
- Mandy Tam(UX/UI 設計師、研究員)—領英
- Jasmine Xie (UX/UI設計師、研究員) —領英, 資料夾
- Ivan Oung(專案團隊負責人)—領英
特別感謝 曾志偉 (我們的 CS 主管)安排面試會議。他與我們商人的良好個人關係促成了這項研究的發展。
參考
供您參考的閱讀材料和參考文獻清單。